大家好,我是你們的健康小助手,橘子。今天讓我們聊一聊「食療」這件事!說到食療,老年人或者經常養生的人群來說知道的肯定很多。但是年輕人或者對養生關注很少的人來說,就沒那麼明白,可能一直就會覺得「保溫杯泡枸杞是一種養生方法。」其實我們人這一生都離不開吃,但要如何吃得放心、安全、健康、養生,可是一門大學問!那今天我們就列除了一些事物對應的一些特效。但是一定要記住,食療是輔助你恢復健康或者是緩解病情的。而真正幫助你治療疾病的,一定是醫療,也就是看醫生,吃好藥!
1.吃紅薯葉——延緩衰老
每到秋天,想必家家戶戶的餐坐上都開始出現了紅薯葉這道美食,因為它入口爽脆清香,帶著淡淡的黏液,後味回甜受到很多人的喜歡。其實紅薯葉的營養成分很高,其中的胡蘿蔔素含量達到近6000微克/百克,比胡蘿蔔還高將近1.5倍!而且紅薯葉的蛋白質含量在綠葉菜中也是佼佼者,維生素C比柑橘要高出一倍多,其他的營養素含量也都名列前茅!
其中最特別的是,紅薯葉中有豐富的黏液蛋白,它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,增強免疫功能、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,常食紅薯葉可延緩衰老!
2.吃菠菜——保護血壓
這個都老生常談,許多人都知道。因為高鈉飲食會使血壓升高,與鈉恰恰相反的,卻可以促使腎臟排出更多的鈉,從而緩衝鈉鹽升高血壓的副作用!與此同時,科學研究也表明,適當多吃含鉀的食物對腦血管有保護作用!
而在蔬菜中,含鉀成分最多的可就是菠菜!但是需要提醒的是,服用華法林等抗凝的患者,一定要少吃菠菜,以免影響藥效。這個小編橘子之前也有講過哦!
3.吃板栗——通腎益氣
說到板栗,大家一般都認為它只適合甜食,其實並不是,而是因為板栗的營養成分全面,味道甘甜,所以通常甜食裡經常會有板栗的出現。其實板栗還有其他的作用,研究表明,對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。而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「栗治腎虛,腰腿無力,能通腎益氣。」也就是說,板栗是養腎的好食物。老年人常吃板栗,對抗老防衰、延年益壽大有好處!板栗可以煮著吃,也可燉雞、燉肉,但街邊小攤的糖炒栗子最好少吃,以免攝入過多糖分,對本身患有糖尿病還有高血壓的人來不太友好!
4.吃土豆——降壓護心
我們經常吃的菜肴裡,經常能看到土豆的身影。看似灰頭土臉的土豆,其實是名副其實的營養大師!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、植物蛋白、維生素C、類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,每100克土豆含鉀502毫克,是少有的高鉀食物,和菠菜一樣,有助於降血壓。
而土豆中,含有的類胡蘿蔔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,能保護心臟清除自由基!因此,心臟功能不好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患者可適當多吃一些土豆,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。
關於土豆的做法,醫生建議是最好蒸著吃,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包括維生素C在內的營養素,而且澱粉顆粒充分糊化,更容易被消化分解,有助於減輕胃腸負擔。但是平常不建議把土豆當菜吃,因為你還要吃大米飯,而土豆本身就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,所以以免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,少把土豆當菜吃啊!
5.吃山藥——滋補脾胃
中醫們一說到滋補脾胃的食物,首推的就是山藥,因為它是入肺、健脾、補腎的佳品。我們總說山藥含有黏糊糊的汁液,其實那些粘液的成分主要是黏蛋白,能保持血管彈性,還有潤肺止咳的功能!
6.吃百合——養肺鎮咳
這個也是老生常談,大家都應該知道,百合的獨特營養成分主要是生物鹼,止咳效果明顯,還可以增加肺臟內血液的灌流量,改善肺部功能!同時我們也知道它也有一定的鎮靜作用,寧心安神,是很好的靜心食物!中醫經常將百合入藥,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和久咳等症。
7.吃小米南瓜最養胃
我們在醫院裡,經常能看到,剛剛手完術的病人,在許多天都進食清淡,喝小米粥。其實小米粥對那些胃腸道不好,經常出現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瀉等症狀的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。南瓜也一樣!,小米味甘性平,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B1,能益脾胃,養腎氣,除煩熱,有益睡眠,對脾胃虛熱、反胃嘔吐、脾虛腹瀉等症狀有很好的輔助療效,也適合孕婦和嬰兒食用。它通常用於煮粥,可加入大棗、百合等,也可和大米一起煮飯。
而南瓜則味甘性溫,富含胡蘿蔔素、B族維生素、鈣、磷等成分,是健胃消食的高手,特別是南瓜特有的果膠能保護胃腸道黏膜。南瓜吃法很多,可以像紅薯那樣蒸著吃,也可以熬粥、煲湯。
8.吃苦瓜——消炎退熱
又是一個大家十分熟知的蔬菜。苦瓜經常被我們描述治上火、想清熱的最佳食物。其實真的不假!苦瓜的營養成分極為豐富,除了富含蛋白質、糖、礦物質、維生素外,還含有幾種獨有成分。其中,苦味素被譽為「脂肪終結者」,能清熱瀉火、健脾開胃。與此同時,苦瓜盅的苦瓜甙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血壓、血脂、膽固醇等,保護心腦血管。苦瓜尤其適合春夏去火,輔助治療瘡腫、中暑、痱子等病症。
食療食療,吃對了食物,才會有療效。食療的主要目的不是説明大家減緩疾病,而是幫助大家,改變不正常的不正確的飲食習慣。所以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,多多點贊和轉發哦!